当前位置:

梅宁华: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闵美颖 2010-10-14 16:32:5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我们党的理论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拥有7800多万党员,领导十几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靠的就是把科学理论大众化,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近几年来,根据实践发展要求和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中宣部组织编写了《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怎么看”》、《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通俗理论读本,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热点问题,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要求和政治基础。中国在近几十年时间里变化的规模、速度和质量都是空前的,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现象。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利益结构快速变化,这对理论宣传工作构成新的挑战,迫切需要理论来解释和回答这些新变化和新现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我们要用中国崭新的实践创造的新道理、新论述,用中国发展变化的客观事实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最有力的武器,用新的理论语言,解释说明繁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占据理论的制高点。

  当代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应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作出新的努力。要做到这一点,理论工作者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真正把握科学理论的精髓。同时密切关注国家改革建设的进程,把握社会发展的实际。这要求我们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读懂弄通,对中国的实际真正准确把握,对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真正深入了解。有了这几个前提条件,理论宣传就能更加贴近实际,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就是要让群众感受到理论的力量,必须使理论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切中要害,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要看到越是尖锐的问题和矛盾越需要新的理论解释。只要依据客观事实,把理论论述化为简洁、朴实的语言,直截了当地给以回答,就能令群众信服并接受。这些年,北京日报特别是北京日报的理论周刊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力求直面现实,关注热点,精心选题,用实话新话深入浅出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探索理论宣传的新方式。我们认为,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中国的发展成就能够充分印证这一点。这是我们做好理论宣传的根本条件。作为当代理论工作者,没有理由在理论宣传上落后于现实发展。而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使科学理论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所掌握,打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坚实基础。

  (作者系北京日报社社长)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