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曜 编辑:闵美颖 2010-06-29 14:42:05
时刻新闻
—分享—

  核心观点

  □重新校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理论家。他们的理论,是工人阶级的理论,是工人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品格:革命性科学性、与时俱进、人类文明成果和行动指南。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由专家们精心编选和重新校译的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两部文集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成果,对于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有着重大的意义。学习两部文集,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如下几方面内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这是人们关注也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继承者列宁没有给这个学说下定义,但是对这个学说作出了以下科学界定:

  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列宁在1914年所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里省略了恩格斯,但包括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了世界观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两大转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代表和反映的是他们的观点和所创造的学说体系。

  其次,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理论家,他们的理论是工人阶级的理论,是工人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不过是这种实际冲突在思想上的反映,是它在头脑中,首先是在那个直接吃到它的苦头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头脑中的观念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8页)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属于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属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工人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思想武器。

  再次,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这是就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而言的。马克思主义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或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有许多科学特征和理论品格。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说:我们的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不但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一切腐朽丑恶现象,而且公开宣告要推翻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压迫制度。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原理和论断,不是凭空设想的,而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规律中得出的。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214页)

  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560页)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孕育和准备阶段,从1842—1844 年实现“两个转变”到1847年《哲学的贫困》的发表;正式形成和走向成熟阶段,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871年巴黎公社;理论体系最终完成阶段,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从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精华,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

  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伟大成果。作为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维护工人阶级一己私利而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狭隘宗派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作为自己进一步探索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并通过革命改造,进一步提高,发扬光大,使它们在新的历史高度上为人类服务。

  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新的科学世界观,不仅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正确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对文集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作如下概括:

  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并且把它向前发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荒谬”,于是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代替它,并在实践基础上使其更加全面和彻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他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从而诞生了全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论。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人类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一是解开了人类“历史之谜”,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二是标志着唯物主义的彻底完成,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剩余价值论。《资本论》第一卷,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在该书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第一卷,阐述了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所依以旋转的轴心”问题,“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

  社会主义历史趋势论。马克思根据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论。马克思恩格斯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工人阶级身上。“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无产阶级承担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政党论。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8页)这个党最重要的是保持先进性。“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过渡时期论。马克思经过长期理论探索,在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过渡时期理论。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5页)意即从一个私有制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中间要有一个过渡时期。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通过实践,提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越落后,过渡时期的时间越长”的重要论断。

  (执笔:赵曜)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曜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