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最明显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只有人人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够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文选,特别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所收录的多篇重要文献中都涉及了这个重要问题,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在改革开放之初,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曾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系到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关系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30年以后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着十年文革极左路线所造成的严峻局面,面对着多年以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的迷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度成为摆在干部群众面前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四人帮所散布的极左观点,亟待加以清除。在改革开放之初,肃清在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上的“左”的东西,对于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曾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时,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需要从理论上深刻阐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问题。
邓小平指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才有优越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他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可言,因为那根本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富裕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好、国家强盛的社会主义,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才真正具有优越性。
邓小平还指出,我们所建设的富裕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所要最终实现的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反复强调:“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同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他清醒地看到,在社会主义生产力没有得到发展的情况下,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只能是普遍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就要实行相应的经济政策,调动人们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离开这样一个前提脱离实际地搞平均主义,结果不仅不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就连富裕也不能够实现。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富起来,就要实行“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要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明显标志
怎样才能够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呢?那就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应该体现在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归根结底,是因为旧的社会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总结我国1957年以后直至文革时期的经验教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忽视、背离了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①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②
坚信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对于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是对于资本主义的扬弃。对于资本主义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拒绝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东西,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包括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实行开放,吸取一切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有益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发展生产力,才能够建设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③
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就必须实行改革。改革是使社会主义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与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通过发展与解放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征。邓小平提出:“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④他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⑤
实现“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起点是比较低的,是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要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才能够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是一个需要长达百年的艰苦奋斗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只有坚持这样一条道路,我们才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团结,才能够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发展得更快,早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党领导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经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穷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走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不能够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要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出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并把实现这个目标称作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发展目标是,第一步是达到温饱水平,第二步是在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步走”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当然,邓小平同时指出,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还要看“第三步”的实现,为此,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对于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邓小平同样认为,要使这些人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要靠我们的发展,要靠用发展的事实来说话。他指出,只要到下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能进一步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人人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够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真正体现。
注释 ①②③④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314、236、138、370页。
来源:人民论坛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