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经济“寒风”里逆势飞扬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宁 炬 编辑:闵美颖 2009-05-18 13:59:03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一场突如其来、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并快速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经济向社会扩散和蔓延。

  国际金融危机对开放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地处内陆的湖南影响也非同寻常、不可低估:外需增速明显减缓,部分产业和企业效益下滑,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形势趋紧,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增收困难加大。

  (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领导同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反复强调,首要的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不倒、希望不灭,才有战胜危机和困难的勇气、力量和办法。信心是我们共克时艰的力量之源和强大精神武器。

  在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相继衰退,新兴经济体明显下滑的严峻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希望和信心何在呢?

  (三)我们坚定的信心来自于对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客观分析。应该看到,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利因素,但我们在应对这场危机中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农村市场空间广阔;我国银行历经十年的改革,包括剥离不良资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革,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利润水平、不良贷款率和资金流动性都保持了较好水平;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断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普遍把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希望投向中国。

  (四)我们坚定的信心来自于对机遇和挑战的辩证把握。危机与机遇相伴而存,危机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对湖南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在给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中央采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政策措施为我们推进“一化三基”提供了重要机遇。对于湖南而言,危机当中蕴含的最大机遇是扩大投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近几年来,湖南大力推进“一化三基”战略,与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高度契合、自然对接,具备了用好政策机遇的基础和条件。国家10条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重点投资的7个方面、重点振兴的10大产业,为湖南加快实施“一化三基”带来了“及时雨”。由于准备充分,“一化三基”战略的先行效应开始显现,已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的深化与扩张期。我们只要不断推进这一战略,就能既很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又为湖南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改变湖南过去国家投资偏少的局面,打牢湖南长远发展的基础。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调整为湖南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重要机遇。经济波动困难时期,往往也是各种经济要素重新组合、产业重新布局时期,是国家间、地区间发展格局的变化调整期。国际经济衰退,有利于有实力的湖南企业走出国门进行低成本兼并扩张占领国际市场;有利于湖南承接国际、国内沿海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湖南吸引全球资金、技术、人才和开发利用海外能源资源。

  ----国际金融危机为湖南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机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这就是传统发展模式抵御风险能力弱、受冲击大,在金融危机面前是“危”;科学发展模式抵御风险能力强、受冲击小,在金融危机面前是“机”。如果我们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就有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

  ----国际金融危机为湖南改善民生提供了重要机遇。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在投资上重点支持的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沿海很多地方已相对饱和,而湖南却仍然很薄弱。国家“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扩内需、保民生政策措施的大力推进,必将使湖南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发展。

  (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湖南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加速、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还面临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中部崛起、新一轮农村改革等发展机遇,机遇效应叠加,投资、消费内生性扩张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经过近几年不断探索实践,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湖南实际的富民强省之路,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势头。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组合拳”下,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衡较快发展,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势头,呈现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农民工返乡问题有效缓解,消费总体保持增长,长株潭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等突出特点。这是经济回暖的信号,这是战胜危机的曙光。

  (六)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它使得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暴露无遗,将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市场拉动、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成本优势的发展惯性,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世界工厂”,高污染高能耗、重经济轻社会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显现出来。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减弱了我国传统竞争优势,加大了环境资源约束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对传统发展模式是“危”,对科学发展模式是“机”。它告诉我们,拼土地、拼廉价劳动力、拼资源、拼环境难以持续,靠贴牌、靠加工、靠低价发展没有出路。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我们才能抵御风险、经受考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七)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也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运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分析研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和方法,把国际金融危机转化为发展良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经济发展困难时,越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有利于增强信心、稳定预期、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根本途径。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外需不振,出口下滑,减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面对严峻形势,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多年来,湖南的投资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湖南经济发展仍然处在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阶段。国家拉动内需的措施,核心是扩大投资,其重点正是我们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打破常规抓项目,特别是抓大项目。正在进行的要加快推进,正在规划的要力争提前、加快上马,准备上的要抓紧审批。当前,湖南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发展机会多,回旋余地大,需求潜力尤其是农村市场需求巨大。只要坚定信心,措施得当,抓紧落实,扩大内需必将大有作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短期问题与长期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实行刺激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大力进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保增长促发展,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前提下的保增长促发展,而不能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不能因为保增长而回到片面追求GDP的老路上去;不能为了保增长而“饮鸩止渴”,把那些已经或准备淘汰的落后产业和产能再重新扶持上马;不能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立起来,“见物不见人”;不能“病急乱求医”,把湖南这几年坚持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动摇起来甚至停顿下来。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强大动力。出奇才能制胜。越是危机关头、困难时刻,越需要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改革方面,要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目标,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强基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农村体制改革,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推进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开放方面,要抓住国际分工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质量水平,大力提高湖南经济外向度,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湖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高度关注和善待民生,既彰显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更考验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要把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要把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来落实。湖南突出经济工作中“促就业”的重要地位,提出2009年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符合劳务输出大省的实际,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根本要求。

  (八)政策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15字总体要求。

  保增长,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只有保增长,才能保就业、保增收。根据中央提出保8%的要求和湖南实际,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保10%增长的经济目标。

  扩内需,就是坚持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加大投资力度,刺激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外需增速明显减缓的新形势下,必须深挖内需潜力,做好扩内需文章。

  调结构,就是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这有利于促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经济社会更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促就业,就是要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大力开拓就业渠道,尽可能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数。今年湖南新增城镇劳动力、下岗需要再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叠加在一起,对就业形势形成了空前的压力,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

  强基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这有利于解决当前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缓解发展的瓶颈制约,又有利于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的后劲。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还要抓好“四个关键”,这就是:千方百计保增长,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化三基”,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在深化、加快、带动上下功夫,特别要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强基础产业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湖南发展的长远竞争力;注重搞活微观经济主体,努力把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搞活,使其稳得住,发展好,有后劲。

  (九)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湖南目前仍然处在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阶段,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有大项目才有大发展,有好项目才能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必须立足于大项目。国家拉动内需的措施核心是扩大投资,其重点正是我们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我们要抓住当前这一难得的机遇,千方百计抓一批项目,上一批项目;多办成一些群众期盼、对湖南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大事;多上一些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又有利于拉动消费的重大项目。要大力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在基础设施项目上,要着力提高承载能力,力争今年完成投资1480亿元;在产业发展项目上,要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今年完成投资2300亿元;在生态环境项目上,要着力增进生态优势,力争今年完成投资200亿元;在民生项目上,要着力提高民生质量,力争今年完成投资235亿元;在灾后重建项目上,要着力提高抗灾避灾能力,力争扩大投资规模;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项目上,要全面启动产业支撑、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城乡统筹和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工程。

  (十)措施是攻坚克难的手段。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湖南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省委、省政府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出实招、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重大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大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工业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等等。比如,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帮助企业战胜面临的困难:采取政府收储的办法,防止有色行业产品价格不正常、非理性的大幅度回落;对部分企业、行业实施优惠电价;鼓励企业加强联合沟通“抱团取暖”;通过贴息、信用支持、担保等手段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这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组合拳”已初见成效。

  (十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湖南实施这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措施,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是抵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应急之策,也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长远之举。把握好、贯彻好、实施好这些决策措施,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经济“寒风”里逆势飞扬,在发展的“弯道”上胜利“超车”。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宁 炬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