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干部、群众、学者和志愿者,挽起袖子,拼搏到底。引导他们的是同心同力的信任,对国家的忠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对未来的信心。“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我们永远相信:是的,我们能够做到。逝者如斯,生者坚强。民族大爱足以
抚平一切创伤,容纳所有梦想
一年前,我们面对艰难时日,整个民族共同承担着灾难和悲伤。灾难中,我们学会了无论面对什么挑战,无论处境如何艰难,只要敢于奋斗、永不言弃,就会拥有一切。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一周年。一周年之际要写的东西真是很多。我们要缅怀遇难同胞,也要安抚失去亲人的生者;要总结抗震救灾的经验和教训,也要总结一年来灾区重建的问题与对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我们——健在的和逝去的人,曾经共同梦想和寻求的未来。
中国文化在骨子里从来就不缺乏志愿精神
就在这个时候,成都的朋友邀我去演讲“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创新”。“5·12”是中国志愿服务的里程碑。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志愿服务是舶来品。抗震救灾中,成千上万志愿者或者通过组织,或者自行前往,遍布灾区,英勇无畏,奋力拼搏,奉献爱心。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去之前并没有像外国人那样受过志愿服务的培训,甚至不知道国外的志愿精神——中国文化在骨子里从来就不缺乏志愿精神。
这是汶川大地震后我第四次前往四川。
第一次是去年7月下旬。地震刚发生不久,成千上万的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抗震救灾。7月22日,老朋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约我一道参加西南财经大学发起的“生态文明与灾后重建高端论坛”。我感受了群策群力的力量。会上遇到很多在灾区参加救援的老友,有学者,也有民间组织的领头人。专家和学者的演讲充满智慧。战胜灾害是建立在相互的责任基础上的,来自不同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就是在加强这个基础。这次抗震救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民族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共同工作以建立共同的基础。这是我们民族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第二次是去年8月上旬。当时,我作为国家某部委一个环境保护项目的专家组成员前往成都、阿坝和甘孜考察,感受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次访问中看到灾区外围地区的很多地下管网遭到破坏。阿坝自治州九寨的一个污水处理厂,离厂区约500米处的一级电站截水坝旁边埋设的污水干管,受地震和山体滑坡的双重影响,约18米长的管道错了位,需要重新对接。另有三处管道长度约2600米无法通水。由于管道丧失通水能力,厂区内设备、设施受损,污水处理厂全面停止运行。后来到了甘孜,看到的情况也差不多。站在当地小镇翘首仰望四周的高山,云雾缭绕,心中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人要敬畏自然。
第三次是去年9月上旬。灾后重建不仅仅是道路房屋重建,更是社会重建。9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张秀兰教授邀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考察德阳,为其灾后重建提供智力支持。访问期间,我们深入到重灾区的东汽、汉旺,考察废墟,凭吊逝者。之后参观了板房区。板房区是在应急状态下建立的,受灾群众从别的地区移入新的居住区,如何互相熟悉、相互认同、相互适应,就是一个社区重建过程。灾害不仅破坏了人们的家园,也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群体原来熟悉的关系,修复这些关系的难度并不亚于道路和房屋重建。
“我们不会忘记失去的,但我们必须开始新的生活。”
那些日日夜夜奋战在第一线的地方领导们告诉我们另外的故事。他们感到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出现了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情况:志愿者规模空前;大规模心理救助前所未有。在全球救灾中,心理救助很少,中国这次救灾中有了。这是一个进步。受灾群众根本就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救助队伍,这么多的救助方式,包括心理救助,他们以前压根儿就没有心理救助的要求。而地方政府领导们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抗震救灾的洗礼,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模式。大灾大难和由此带来的恐惧不会使信念坚定的人消极无为,不会使那些对未来有明确认识的人迷失方向,也不会摧毁决心奔向胜利的人们的意志。相反,只会增强他们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渴望。
今年5月我们开始了第四次访问。陪同我们去都江堰的是共青团成都市委的两位年轻干部。他们都参加了抗震救灾。其中一位曾经连续一个月往返在成都与德阳之间的路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最初,我感到震惊、悲伤、恐惧,接下来数月,感到麻木了。回到单位,领导要我写总结报告,我需要回顾每一天的经历,我放声大哭,整整一夜,我一边敲电脑,一边哭。”一年之后的今天,他们走出了阴影。另外一位年轻人说,“我们不会忘记失去的,但我们必须开始新的生活。”
历史常常要求人们做出选择,使希望战胜恐惧,使崇高意愿战胜消极倾向。在都江堰市区,沿街那些受到地震严重破坏的上层窗子已经拆掉。人走楼空。底层铺面生意依旧,店铺的主人悠然自得,似乎一点都不顾及上面的危险。如果不是知道这里曾经在一年前发生过地震和看到楼上空洞的窗口,你根本无法看出一年前这里就是牵挂亿万人心的灾区。看到这些,来之前的那种一周年祭的悲伤犹在,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回来的路上,就看到建成的移民新区生机盎然,新建的住房拔地而起。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干部、群众、学者和志愿者,挽起袖子,拼搏到底。他们面对问题,面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不懈地探索问题,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引导他们的是同心同力的信任,对国家的忠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对未来的信心。“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我们永远相信:是的,我们能够做到。
逝者如斯,生者坚强。民族大爱足以抚平一切创伤,容纳所有梦想。
明天更美好。(丁元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来源:文汇报
编辑:闵美颖